2.防止兒童墮樓窗花
本公司有提供防止兒童墮樓窗花,而一般大型屋苑對窗花之款式有特定之規定,
客人可先問屋苑之管理處拿窗花款式規格,然後與我們聯絡
如管理處對窗花之款式沒特定之規定,可參考以下款選擇:
3. 防止兒童墮樓安全鎖
兒童安全最重要! 有別於一般窗花阻礙景觀的缺點,防止兒童墮樓安全鎖既可享有窗花的作用但又不失閣下享有窗外漂亮景觀的選擇。
防止兒童墮樓鋁窗安全鎖(有鎖匙版)-扣上方法
防止兒童墮樓鋁窗安全鎖(有鎖匙版)-打開方法
有鎖匙安全鎖
有鎖匙安全鎖
安全鎖價錢參考
防止兒童墮樓安全鎖 |
每個$ |
安裝費 |
有鎖匙安全鎖 | 450 | 請看備註 |
備註:
1.以上價錢只供參考用途,實價以本公司之報價為準。
2.安全鎖沒有顏色選擇。
3.另加安裝費:4隻或以上:豁免安裝費,安裝1-3隻:$800
查詢或報價請與我們聯絡
4. 室內空氣檢測及改善(光觸媒噴灑服務)
服務特色
由具專業資格的環境工程師主理
查詢或報價請與我們聯絡 |
![]() |
5. 學童使用電腦/閱讀專業測光服務
明設計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空間使用者適當的光以從事各類視覺性活動,因此吾人的視覺功效即預設了照明系統的設計標準,並藉以評斷一照明環境是否使人 視覺舒適及改善視覺品質。整個視覺體系最重要的部份即為眼睛,眼睛如何對光作出反應,其間的互動關係常為照明設計最基本的考慮。
角膜(cornea)是一透明薄膜,形同鏡片,負責 70% 的聚光力;虹膜(iris)根據光刺激眼睛的程度擴張與收縮瞳孔(pupil),控制進入的光量;水晶體(crystalline lens)則提供剩餘 30% 光能的對焦能力,透過毛狀體肌肉來控制水晶體的厚、薄以分別對近及遠距離對焦;光繼續通過玻璃液(vitreous humor)折射,倒影在視網膜(retina)上(圖3-2);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利用光色素(photopigment)吸收可見光,除提供清楚的影像外並轉換為神經能量,刺激視神經(optic nerve)傳遞至腦部闡釋為視覺資訊。
視網膜由許多感光細胞構成,依形狀可分為桿狀細胞(rods)與錐狀細胞(cones):錐狀細胞的主要功能在感受顏色,活躍於白晝等光度較高的情況;桿狀細胞僅接收光量,無法辨明顏色及細部,其所感受的是黑白影像,運作於夜晚等光度較差的情況。
生理因素
1. 視野(visual field)
眼睛所能看到的區域稱為視野。視網膜中央的小窩是感光細胞高度集中的區域,提供細部視覺及辨色力,一般對物體對焦僅在小窩呈像,稱為小窩視覺(foveal vision),僅佔視野中央約 2°的極小區域,故眼睛須不停移動以便對焦於不同細部。整個視野範圍涵蓋左、右共 180°(雙眼重疊的區域為120°),中央視線往上 60°、往下 70°。最有效的視力範圍在中央 30°視角內,可提供清楚的視覺影像與色彩資訊,愈往視野周邊愈不精確,主要藉對明暗強度的反應辨識視覺線索,周邊視覺僅供視者維持一般方向感與空間動態活動的察覺(圖3-4)。
2. 視覺調適
眼睛能夠因應視覺目標物及環境的變化從事各種不同程度的調整,以提供吾人工作或觀看最佳的視覺功效(visual performance)。眼睛除了能上下左右移動外,尚包括對遠、近距離物體對焦及適應明、暗環境的功能:
(1) 調節(accommodation):調節為眼睛對遠、近物體對焦的過程,藉水晶體形狀上的改變以調整對焦的距離。所觀看的物體愈近,水晶體愈鼓脹;物體愈遠,水晶體愈扁平。一般近視或遠視的矯正,即利用凸透鏡或凹透鏡補足水晶體無法達成的變形程度,以提供清楚的視覺。
(2) 適應(adaptation):人眼所能看見的亮度範圍極廣(最大與最小值相差 1012 倍),不同照明程度的轉換,涉及眼睛視覺系統相因應的調適過程,包括瞳孔大小與網膜敏感度的調整。瞳孔遇強光收縮,在暗處則放大,此改變亦包括視網膜上桿狀與錐狀細胞的視覺交替,因此明、暗環境的轉換,在適應過程中會有暫時的視能減退現象,直到適應完成,視能即大幅改善。
在眼睛的暗適應期,加紅色光可刺激錐狀細胞作用,縮短適應時間,紅色燈光亦常用作暗房或視力檢查的輔助照明。
(3) 疲勞(fatigue):看近時水晶體鼓脹,看遠變扁;遇亮瞳孔收縮,遇暗擴張。眼睛遠、近調節或明、暗調整變換頻率過高,易造成眼睛疲勞,導致視覺效能的減退,降低生產力。
物理因素
1. 能見度及視銳度
眼睛所能感知的狀態或品質稱為能見度(visibility);眼睛識別物體細微部份的能力稱為視銳度(visual acuity)。除色彩因素外,影響視覺能見度及視銳度的主要因素為:物體尺寸、亮度、對比及時間。
(1) 尺寸:物體愈大愈容易觀看(圖3-5),此處並非物理尺寸的大小而是指在距離的考量下的相對視角大小(angular size)。
(2) 亮度:明亮的表面反射較多的光,亮度較高較容易刺激眼睛反應。對一均勻漫反射面,亮度與表面照度和反射率的乘積成正比,因此為增加較暗表面的能見度必須增加其照度,才能達到與淺色表面相同的亮度。
(3) 對比:對比定義為物體與其背景的亮度差異。在照度相同的情況下,例如白紙黑字,對比即為物體(黑字)與背景(白紙)的反射比差異,差異愈大愈易觀看(圖3-6)。而對灰紙印刷黑字的低對比情況,可藉增加背景(灰紙)亮度,提高與物體(黑字)的對比以改善視銳度。對比減少 1%,通常需要增加 10~15% 的光量才能達到相同的能見度。
(4) 時間:在視網膜感光細胞受光作用與傳遞到大腦釋義之間有一時差(time lag),亦即觀看並非一立即過程,特別是對快速移動的目標物,時間為觀看的重要因素。若有足夠時間,依然可在低照度下閱讀或閱讀低對比的文件。
2. 對比因素(contrast factor)
照 明設計所能控制的因素只有亮度與對比。物體亮度影響觀者偵測物體與背景亮度差異的能力,增加亮度可加強觀者對對比的敏感度,例如陽光下的斑馬線要比在陰天 下來得醒目。假如一表面為均勻的漫反射面,從任何角度觀看亮度均相同;若對一鏡反射或擴散反射面增加照度,反而會降低在某方向上觀看的視銳度,此係因入射 光方向與觀看方向關係位向不當之故。直接影響吾人觀看的視覺功效與視覺舒適的對比因素包含以下四點:
(1) 眩光(glare):眩光影響視覺功效,並刺激眼睛造成不適,造成眼睛疲勞及生產力的損失。直接眩光(direct glare)肇因於光源或燈具發出過度的光線直射人眼,自垂直面 45°~85°為人眼的直接眩光區(圖3-7);間接眩光或反射眩光(reflected glare)通常肇因於光滑平整的表面對入射光線的鏡反射或半鏡反射,例如深色大理石檯面映現燈具反射的光點。眩光的產生通常為眩光源亮度、位置、大小、數量以及與背景亮度比共同作用的結果。
(2) 反射(reflections):反射係光源、觀看方向與作業面三者的幾何關係與作業面本身的反射特性共同作用的結果,光源入射作業面的角度恰好等於觀看的角度(圖3-10)。一般光滑表面出現鏡射的影像或反射的光點即為反射現象,例如天花板燈具在櫥窗玻璃及電腦螢幕造成干擾的光點(圖3-11);具定向擴散反射特性的表面出現形同光幕披蓋的現象,降低作業物細節與背景的對比與能見度,則稱為反光或光幕反射(veiling reflection),常見於閱讀雜誌銅版紙面(圖3-12),通常可藉改變燈具位置或閱讀角度而獲至改善,特別是避免光源或燈具出現在眼睛與作業面的鏡射線上或垂直於作業面 25°範圍內。